您当前的位置 :
- 首页
- -
- 政府信息公开
- -
- 公共企业信息单位公开
- -
-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
- 学校类别:公办
- 联系电话:0375-8161077
- 监管机构:舞钢市教育体育局
- 监督电话:0375-8122673
- 学校地址:舞钢市龙山大道中段
- 办学层次:特殊教育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河南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指导精神,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开发潜能、融入社会的核心理念。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以国家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和个别化教育理念为根本依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实施,加强康复训练与生活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致力于为每一位特殊需要学生提供适性、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其缺陷补偿、潜能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其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上学年工作回顾
上学年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老师们按要求上好课并及时进行反思,上学期开展公开课26节。开展各种活动,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上学期依托劳动技能、生活适应课程和“按摩,烹饪,绘画与手工”社团等,加强学生生活技能方面的劳动教育,使学生能掌握一些生活的劳动技能,能自力、能基本独立生活。上学期还组织了2025年春季康复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六一文艺汇演、书画手工制作展等学校大型活动。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有序开展,老师们在送教工作中认真授课,并详细做好送教纪录。上学期参与送教上门老师25人,送教学生25人,每个送教教师完成9次送教,共完成送教225次;康复个训参与教师25人,学生50人,上学期完成康复个训860人次,通过康复训练使学生的一些缺陷得到了补偿。
三、本学期工作思路
新学期、新起点、新希望,本学期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适应生存打下基础。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生学会生活,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本,加大教科研力度。以课题、校本研修为基础,常规教学教研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学教研究的实效性。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期将继续注重思想,强化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师德师风、廉政勤政建设和普法教育。在开学初进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会,进行教师誓词宣誓,签订师德承诺书。加强教师信用体系建设,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事件发生;培养出师德高尚、业务过硬、锐意进取的“学习型”学校教师群体,教师素质提升。
(二)提质量,抓好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
1.继续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力度,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师上课当中迟到、早退、教学组织不到位、质量不高等现象加大监督、整改力度。带班领导要做好巡视和记录,做到早发现、早整改。
2.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教学常规工作
(1)备课至少要提前3天,每位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不得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各科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在既备学生又备教材的基础上,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教案中要按照“一人一案”的模式书写。要备有详细的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方法。要有教学反思,要及时写,内容应该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做法,学生在课内的反应情况及学生作业反馈等,要求写一些实在的得与失。
(2)上课:按照学校上课要求细则,各科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准备教具学具,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语言清晰,手势规范,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准时上下课,做好课前和课后的交接。室外课,教师要带领学生,有组织的进行活动,不能放任自流。不得随意调换课,严禁上无准备之课,上课期间不得看与教学无关的视频。
(3)作业布置与批改:各科教师要根据本班本学科实际情况精心布置作业,一动手操作为主,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难易适中,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
(4)加强校内公开课和自由听课。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调研,分析教师的常态教学情况,听课后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流,并检查备课情况和教学反思的撰写情况,研究改进策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我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听评课中,每个教师要认真听课,在评课中要提出至少1条不同的意见或建议(主要指不足的地方),不要泛泛而谈,使讲课老师们的课在听评课中得到提升。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5节,15节学校安排听课以听课签到和听课记录为准,20节自由听课,中层以上领导和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50节。
(5)做好教研工作,学期初第一周召开教研组长会,每个教研组在开学第一周完成本组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制定1—2个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本学期的教研活动。
(6)开展个别化教学,以人为本,建立“一人一案”的教学模式。突出学校特色,要以为不同的特殊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为宗旨,积极推进个别化教学。要通过科学的教育评估工作,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健康情况、语言能力、动作能力和社会情绪等。在此基础上,为其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做详细地记录。
(7)提高对学校功能室的使用力度,加强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做好学生的评估训练工作,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估,及时掌握学生的成长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合适的教育。
4.继续做好上午课前诗词诵读,在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5.深化体艺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坚持“阳光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开展。强化艺术教学的视导和督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和专长,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及时留存学生的优秀作品。
(三)加强送教上门活动
开学前两周根据学生入学情况,安排送教任务。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制定适合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一人一案;作好记录和总结,分步实施,加强过程管理,让每个学生都要有所进步。
1.送教内容主要是:
送文化知识;送康复,送艺术,送技能送资助。
2.送教时间
按学校要求的时间准时出发,无特殊情况不缺勤,不迟到,不缺课,每两周送教1次,每生每次不少于3课时。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要求送教必须向主管人员写出书面申请并做出调整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办理。
(四)以活动促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坚持每月写一篇教学心得,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以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反思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水平。
2.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和平顶山市教师全员培训平台,根据中小学教师智慧平台,国培省培,完成继续教育任务,使老师的专业技能有所提高。
3.继续开展师生读书活动,积极营造书香校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站在“为人生幸福奠基”的高度,扎实开展好读书学习活动,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每个班级设置图书角,每个教研组设置图书角,并在教师中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读书成为我校师生的习惯,让校园飘满书香。
(五)加强学生劳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
新学期,新举措,老师带头做好劳动示范。各科老师都要根据本学科特点把劳动教育融入课堂中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劳动技术为载体,同时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适应社会的全面融合发展。
依托劳动技能、生活适应课程和“按摩,烹饪,绘画与手工”社团等,加强学生生活技能方面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到毕业时掌握生活的一些劳动技能,能自力、能基本独立生活。以“康教结合,劳动赋能”为目标,重视在学生中倡导“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在学生心中埋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种子。
学校将利用每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全员参与其中,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技能。
各班要加强家庭劳动教育,实施家校共育。各班利用周末、节假日布置一些家庭劳动教育,督促学生家长在家培养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每次活动要让家长把学生在家劳动图片或视频发到班级群里,班主任要及时收集材料。
加强劳动基地的劳动和班级种植劳动教育。各班在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带领下都要到班级种植基地去劳动、去观察作物的成长过程。利用好每周三的劳动日开展活动。
本学期学校将组织“洗脸刷牙”“叠被子”等生活技能比赛,组织冬季中长跑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元旦书画手工制作展等学校大型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找到自信,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具体安排:
九月份
1.研究、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
2.做好新学期学生入学和招生评估工作
3.开展学期初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
4.开学工作检查
5.教研、听课、送教上门活动
6.学生洗脸刷牙劳动技能比赛。
十月份:
1.推门听课、教师听评课活动
2.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3.学生叠被子劳动技能比赛。
十一月份:
1.教师听评课活动
2.学生冬季中长跑运动会
十二月份:
1.召开期末家长会、举办家长培训班
2.“元旦汇演”活动、元旦书画、手工制作展
3.教研、听课、送教上门活动
一月份
1.学生期末考查、汇报展示
2.做好各项工作总结、汇总工作
3.学生评优
4.教师期末工作大检查
5.教师业务考核工作
6.放寒假
六、工作措施
1.加强管理,规范教学常规: 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环节的监督与指导,确保教学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2.聚焦教研,提升专业: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案例研讨、专题培训等形式,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3.整合资源,优化教学: 加大对教学设施、康复设备、玩教具、图书资料的投入与管理。依托社团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社区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
4.科学评价,促进发展: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学生不断进步。
应急管理
-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消防安全... 2025-09-01
-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食堂食品... 2025-09-01
-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防范校园... 2025-09-01
-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地震灾害... 2025-09-01
-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防踩踏应... 2025-09-01
- 舞钢市特殊教育学校防范暴力...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