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智能问答 繁體版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乡镇街道信息公开 - 杨庄乡 - 乡村振兴

食用菌产业撑开乡村振兴“致富伞”

发布日期:2024-05-09 来源: 浏览次数: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舞钢市在做好食用菌产业这篇“好文章”上苦下功夫,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让食用菌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新动力”。

时下,正是香菇菌棒生产入棚的关键时期,走进舞钢市杨庄乡金菇菌业食用菌基地,工人们干劲十足,正在加紧忙碌捡棒上架,为今年香菇增产增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们要严格保障棚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为香菇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金菇菌业负责人王晶说。

同时,现在也是舞钢市杨庄乡操占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菌瓜菜”三茬轮作模式中西瓜的生长期,一颗颗小西瓜长势喜人;走进羊肚菌包装车间,操占村党支部书记孙晓平正带领工人们挑选、分拣已经晒干的羊肚菌,一枚枚羊肚菌被工人们捧在手上宛如艺术品一般。“菌瓜菜三茬轮作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操占村支部书记孙晓平介绍说。

舞钢市食用菌栽培起步较早,开始于七八十年代,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群众对菌类生产技术已初步掌握,群众自发的零散栽培从未间断过,食用菌产业发展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且舞钢市具有发展食用菌的天然优势,属北温带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雨雪少,秋季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食用菌生长;是天然“生物基因库”,菌种多样、南部山区林木资源和北部农作物极其丰富,为发展食用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拥有良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基础。

目前,以我市尹集镇、尚店镇、杨庄乡三个乡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以大棚袋料栽培为主的生产模式,主要种香菇、黑木耳、平菇、杏鲍菇、羊肚菌等,产量基本稳定在8500吨上下。

并且,食用菌生产又可形成一个“秸秆、玉米芯、杂木、果树枝条—种植香菇—菌渣菌料做基质、苗床土等”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按棒(袋)香菇生产消耗0.8公斤玉米芯、秸秆计算,按照目前我市的食用菌生产规模,每年至少消耗秸秆、玉米芯5520吨,不但废弃的秸秆得到有效利用,还避免秸秆焚烧,为减轻了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杨庄乡依托舞钢市技术支撑、市场主体培育、产业融合等政策扶持,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增收,探索群众致富新路径,这只是舞钢市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舞钢市立足良好生态和适宜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持续完善食用菌产业链发展,香菇酱、香菇脆片、香菇酒等食用菌产品研发推出,并完善物流平台、扶持电商平台,为销售打好基础;同时提升食用菌产业园软硬件设施,扶持金菇菌业、艳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红旗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食用菌企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如今,舞钢市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从种植、研发、加工、运输到销售的一体式发展,为菌农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撑开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