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智能问答 繁體版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富美舞钢”专题

舞钢轧琴渐有名

发布日期:2016-09-08 来源:平顶山教育电视台 浏览次数:


      初夏的舞钢,半城山水半城景,远山近水都是晴。走进杨庄乡,传说伏羲在此演绎八卦,成名山对照,卦象应验。然最为惹人注目的是石漫滩白鹭翩翩,让人想到古柏国、西不羹国的沼泽兴盛,和贾湖春秋。中国音乐史记述的骨笛取材当地鸟翅骨。据舞钢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梁葆介绍,舞阳古墓中发现的人类骨骼,多在一米八以上,而且身边不离的就是一把陪葬的骨笛。由此而是,舞钢乃中国最早的音乐之乡。

      奇巧姻缘,在灯台架有一个天然的音乐厅,足以容纳300多人聆听天籁之音。而山下隐藏着一个音乐世家。那就是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郭氏家族传下来的有着300年的历史“轧琴”。见到郭九洲老人时,他如数家珍,谈起家事记忆犹新。大约是在明末清初,其先祖为避兵祸,从山西洪洞县举家迁至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靠着家门传承下来的戏班子安居于此。其时以家庭乐坊为生计手段,通常靠古筝、三弦、四弦、二弯等乐器。熟能生巧后,郭氏宗祖根据古筝形状,自行琢磨并研究创制了“轧琴”。

      无独有偶,史书记载的轧琴形状与之极为相似,不想在几百年前就出现过撞衫情形。据考证,唐朝初年轧筝诞生。宋代陈旸《乐书》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轧筝,以竹扪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大唐声韵,唐玄宗霓裳浣纱,近的鲁山县令元德秀琴台善政。音乐教化功能比比比皆是。而同一时期,在弹弦乐器筝的基础上,经过改制而逐步形成最早的轧筝,其构造基本源于筝,七弦,用竹棒擦弦发音,用行家说轧筝是中国拉弦乐器的最初形式。
      唐代诗人皎然首先在《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一诗中曾描绘了轧筝的演奏形式和边弹边唱的生动情景,甚至把演奏轧筝所用的竹棒和丝弦的产地也都如实记录下来。只不过轧筝流行在唐代汉族民间,并没有在宫廷乐队中使用。南宋的轧筝在汉族民间已经得到普遍使用。在南宋的宫廷宴乐中,也可以寻到踪影,后来一度占有相当的地位。《元史·礼乐志》:“如筝,七弦,有柱,用竹轧之。”然则轧筝因唐制,而亦轧筝之类也。乐书轧筝不言弦数,今天我们多见于十弦。可知当时己有十弦轧筝,这种轧筝用于武安平调后,更名轧琴。到了清代,轧筝发展到十弦,已与今日的轧琴相同了。
       据郭九洲老人讲,当时他们郭家组建的家庭乐坊在明末清初时有8名家族成员,最多时达到20人,但最少时也需要6人。严格遵照祖训:“传男不传女。”建国后,他是至今建在的唯一传人。1958年,他有幸参加了河南省许昌地区民间音乐调演,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1984年3月,参加平顶山市和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优胜奖和民间挖掘奖。近几年他紧跟形势,现学现演,即兴为我们演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片段。翻看古代传家宝,我们得以窥看到这把轧琴。尽管布满沧桑感,但到他手演奏中,双手同时配合动作,通常一音一拉。双手同时快速震颤,可奏出颤音效果。此时,古音天籁,瞬间洋溢于心田,对面吹来微风一般爽人。听他又讲,他除了儿子,又培养了一帮青少年,他要把轧琴传承下去。因此,平日在原有的曲目基础上,他根据当前形式,自编自演了许多的时兴小戏,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千古一琴,该乐器及其演奏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对中华民族乐器的发展及音乐史的研究、对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将有着极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尤其是舞钢旅游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结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美丽的音乐小镇剖壳而出,一把轧琴,演奏出最美的舞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