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四着力 舞钢谱新篇】高质量发展|水系连通润沃土 水美乡村绽芳华
天地澄澈,淮水悠悠添新韵;城乡焕彩,水网纵横启新程。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着眼盘活域内水资源,实施现代水网建设,加快推进石漫滩水库中型灌区、水美乡村与水系连通等重大水利项目,构建“五横七纵”水网框架,画出“水”蓝图,发挥“水”效能,全面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水声滔滔,多水联调润大地
7月3日,枣林镇辛集村机械轰鸣,数十名工人正在进行河道整治工程项目建设。
我市以水系连通工程为抓手,通过“科学谋划、精准调度、全面维护”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为农业生产筑起坚实水源保障防线。
市水利部门多次召开水系沟渠连通专题会议,组建由“班子成员+技术骨干+二级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三夏生产期间,专班人员深入各乡镇,全面梳理水系沟渠连通现状与任务,结合实时旱情监测数据,以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为核心,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策”灌溉方案。
为让水源顺利抵达农田,市水利局建立动态用水需求分析机制,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旱情变化实时优化供水计划。其间,庙街水库、红卫水库引提水工程发挥枢纽作用,有序开闸放水,通过东、西干渠为枣林镇、武功乡等沿线输送及时水。同时,对水利设施设备开展“拉网式”排查,逐段检查渠道衬砌、管道连接、闸门启闭等情况,全面检修夯实水利设施“防护网”。
截至目前,已完成渠道治理24700米,维护闸门23处,修补管道60余处。
碧水盈盈,活水引来百业兴
走进位于枣林镇的舞钢市益善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给鲈鱼投喂饲料。随着饲料撒向池中,平静的水面泛起涟漪,鲈鱼纷纷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激起层层水花,争抢着这美味的食物。据负责人介绍,除饲料外,养鱼的水质更是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市坚持水资源“留得住、流得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24710”为建设思路,即:以“2条干渠、4条支渠”为输水脉络,以“7个示范节点村和打通10处水系连通点”为效果展现目标,统筹域内自然沟道,结合高标准农田和具备引水条件的村庄,最大程度扩大水系连通覆盖面。
泠泠作响,系统施策强动能
有“ 北国小江南”之称的舞钢,拥有大中小型水库25座,坑塘遍布乡野,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人均水资源量达523立方米,远高于平顶山市、河南省人均水平,“一核多点、两系六河”的水系布局,具备实施水系连通、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得天独厚优势。
我市利用石漫滩和田岗水库为水源,依托已建的田岗灌区干支渠为输水渠道,把北部平原农村水系进行连通,并在沟道上修建小型拦蓄水工程,同时对覆盖范围内的排涝沟、坑塘进行改造升级,为其补水蓄水,打造出“千坑万塘”的生态水系。通过渠系、河道、沟道、坑塘的连通与生态建设,使北部平原水脉相连、引排顺畅,形成沟道蓄水长流,坑塘草丰水沛的水美乡村。目前,已打造枣林镇张卜庄、王楼等10余个四季美景韵动、尽显田园风光的美丽宜居乡村。
枣林镇辛集村村民李仁义说:“坑渠没修的时候,污水、杂草、塑料袋生好多蚊子,这修好了,也管浇地了,群众也方便了,大家都很满意。”
盈盈碧水,皴染出美丽钢城的灵动底色;汩汩清流,勾勒出人水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一场场跨越河流的生态交响,伴着明媚的春光,在舞钢大地上激昂回荡。(记者王宇 乔陆洋 秦文娟 郭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