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智能问答 繁體版
本网站已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织密充电服务网 为绿色出行“续航赋能”

发布日期:2025-10-30 来源: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使用率持续攀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为破解群众“充电难”问题,我市将新能源充电站建设纳入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聚焦科学规划布局、先进技术赋能、智慧服务提质,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切实满足群众充电需求,为市民绿色出行“续航赋能”,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众之城充电站看到,一排排智能充电桩正在安静工作,多辆新能源重卡在此补充能量。在这里,人们可以一边为车子充电,一边在休息室休息等待。

“跑长途最头疼的就是途中补给,没想到在舞钢给车充电时,休息室可以免费提供热水,卫生间里还有太阳能淋浴室可以冲凉。感到格外地暖心。”常年奔波在运输线路上的卡车司机李建超,在舞钢市长途货车充电服务区休息时,对当地的民生保障措施赞不绝口。

据了解,作为我市大型充电示范站,众之城充电站共建设19个充电桩,配备4把液冷超充枪、22把快充枪和5把慢充枪,可同时为31辆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充电网络的织密,正将便捷的体验带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记者在垭口街道中国石化汽车充电站看到,站内环境干净明亮,市民赵女士正熟练地为她的爱车充电。

市民赵素娟也分享了她的充电体验,她说:“如今驾驶电车出行,充电过程十分便捷。常规情况下,车辆一小时左右便能完成充电,部分情况下甚至仅需几十分钟就能充满电。我真心期待城市能进一步增加此类充电桩的建设数量,让更多市民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

从“里程焦虑”到“充电自由”,改变的背后是我市扎实有力的建设步伐。截至今年10月,我市已累计投用1921把充电枪,下一步还将规划建设4个全新充电站点。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一是湿地公园站,直流快充12把、交流慢充10把。二是佛爷岭公园站,直流快充6把、交流慢充6把。三是秀甲广场站,400千瓦液冷超级快充2把、250千瓦快充8把、交流慢充15把。四是文化大楼站,液冷终端2台、快充终端15把。以上四个站点正在施工中,预计11月中旬投运。”

在加快布局的同时,我市更注重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目前,“舞钢市政府光储充示范充电站”已完成选位与图纸设计,即将探索实践“光储充”一体化新模式,实现太阳能发电、储能和智能充电的高效协同。

从城区到乡镇,一个个充电桩,不仅为汽车注入了续航的能量,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绿色的动能。我市正以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支点,有力破解民生痛点,托举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记者张琳涵 蔡昀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