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实验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预警机制
发布日期:2025-09-01
来源:
浏览次数:
次
一、总则
为建立健全校园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机制,规范应急处置流程,最大限度保障全园幼儿及教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结合幼儿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园内危险建筑物、高空坠物、大型集体活动、房屋倒塌等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二、预警机制
(一)日常监测与排查
1.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安全预警小组,后勤部门每日对园区建筑物(教学楼、活动室、厨房等)、高空设施(路灯、悬挂物、树木)、消防设施、玩教具等进行安全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2.专人负责监测危险建筑物(如老旧房屋、临时搭建物),在周边设置醒目警戒线及“禁止靠近”警示标识,安排保安24小时密切观察墙体、屋顶等状况,记录沉降、裂缝等异常情况。
3.关注气象、地质等预警信息,遇暴雨、大风、雷电等极端天气,提前发布预警通知,暂停户外活动,加固室外设施。
(二)预警响应
1.发现一般隐患(如小型悬挂物松动、树木轻微倾斜),立即启动三级预警,后勤部门24小时内完成整改,期间设置警示标识,限制幼儿活动范围。
2.发现重大隐患(如建筑物裂缝扩大、高空设施严重倾斜),立即启动二级预警,疏散隐患区域人员,暂停相关区域使用,同步上报上级教育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
3.接到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官方预警,启动一级预警,全园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必要时采取停课、转移安置等措施。
三、具体突发事件应对预案
(一)危险建筑物及高空设施安全应对预案
1.发现危险建筑物异常(如墙体开裂、屋顶渗漏),立即组织该区域幼儿在教师护送下撤离至安全集结点(操场空旷区域),清点人数并上报园长。
2.对倾斜的路灯、树木等高架物,立即设置警戒线,禁止幼儿靠近,后勤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支撑加固;无法加固的,及时拆除,全程有专人现场监护。
3.对不牢固的空中悬挂物(如吊顶装饰、宣传横幅)、屋顶材料,立即安排专业人员拆除或加固,避免坠落伤人;关闭全园玻璃门窗,防止风雨天气导致玻璃破碎飞溅。
4.需搬迁贵重设备(如教学一体机、档案资料)时,必须经安全监察部门及专业房屋检测机构检测评估、同意后,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由后勤部门组织专人快速搬迁,幼儿全程远离搬迁区域。
5.所有存在隐患的区域均设置明显警戒线及警示标识,明确专人看管,严禁幼儿进入,直至隐患彻底消除。
6.发生人员受伤、财产损失或重大隐患时,由通讯组第一时间向上级教育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汇报,说明事件地点、情况、处置措施及人员伤亡情况。
(二)幼儿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应对预案
1.学校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外出研学),必须提前7个工作日提交活动申请及安全预案,经园长审批后报上级教育部门备案;需教育局批准的,按程序上报同意后方可开展。
2.安全预案需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数、总负责人及各班责任人,细化安全防护措施(如场地安全检查、幼儿分组管理)、应急疏散方案(如疏散路线、引导人员)、医疗救护安排等核心内容。
3.活动组织者对活动安全全权负责,提前对活动场地、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室内活动重点排查消防通道、用电安全),清除安全隐患。
4.活动前,负责人及班主任向幼儿(用易懂语言)、教职工讲明安全注意事项及疏散流程,强化安全教育;体育活动前,体育教师需讲解动作规范及防护要点,避免运动损伤。
5.大型活动必须安排保健医生及急救箱到场,班主任全程跟班,分班级、分区域管理幼儿,维持活动秩序,随时关注幼儿身体及情绪状态。
6.突发事件处置:
(1)疏散组立即组织幼儿按预定路线有序撤离,教师采用抱、牵等方式协助幼儿,避免拥挤、踩踏,撤离后迅速清点人数并上报。
(2)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简单安全知识自救(如弯腰捂鼻、抱紧头部),严禁幼儿慌乱奔跑。
(3)救护组对受伤幼儿进行初步处理(如止血、消毒),视情况立即拨打120、110请求援助,同时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
(4)通讯组第一时间向园长及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同步联系幼儿家长,如实告知情况并安抚情绪。
(5)事件后,信息组查明原因,形成书面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与卫生、公安等部门保持联动,做好善后处理。
(6)全力抢救受困、受伤师生,优先保障幼儿生命安全,后续组织事件损失、人员伤亡情况调查汇总。
(三)学校房屋倒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房屋倒塌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最高级响应,疏散组迅速打开所有安全通道及门窗,组织教职工分区域搜救、撤离幼儿,采用抱、背、抬等方式转移受困幼儿至安全集结点,确保不遗漏任何一名幼儿。
2.救护组(保健医生、教职工)对受伤幼儿、教职工进行紧急处理(如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立即拨打120、110,清晰说明事故地点、伤亡情况及救援需求。
3.警戒组快速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防止二次坍塌或意外伤害;后勤组检查园区内其他建筑物安全隐患,及时发布通告。
4.通讯组第一时间向上级教育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汇报事件情况,持续沟通救援进展;同步联系所有幼儿家长,告知事件及幼儿状态,引导家长有序前往指定地点汇合。
5.配合救援部门开展抢险救援,提供园区建筑图纸、幼儿名单等信息,协助做好伤员转运、善后安抚等工作。
四、应急组织保障
1.成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后勤副园长、保教主任、保健医生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后勤主任、保安队长、各班主任、保育老师等,明确各组职责,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2.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应急演练(如疏散演练、防踩踏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 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急救箱、手电筒、警戒线、扩音器、备用食品饮水等),定期检查更新,确保随时可用。
下一篇:舞钢市实验幼儿园消防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