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实验幼儿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园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生活教育”的办园理念。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目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保教质量,构建和谐家园社区关系,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科学、规范、高效、特色发展。
二、工作思路
以“党建”引领方向,以“内涵”提升质量,以“队伍”夯实基础,以“后勤”保驾护航,以“家园”凝聚合力,以“共建”拓展资源,最终实现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自信的成长。
(一)党的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引领园所发展
主要目标 | 具体内容与措施 |
1. 强化理论武装 | 定期组织党员及教职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法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幼儿园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
2. 夯实组织建设 |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如:参观红色基地、师德演讲、志愿服务等),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
3. 深化廉政建设 |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完善园务公开制度,在招生、采购、评优评先等关键环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营造风清气正的园所环境。 |
4. 党建与业务融合 | 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教“一对一”帮扶新教师活动,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避免“两张皮”;党员教师带头参与园本课程(食育、混龄教育)开发与实践,发挥引领作用。 |
(二)园务管理:规范科学高效,提升办园品质
主要目标 | 具体内容与措施 |
1. 完善管理机制 | 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考勤、考核、安全、后勤等),新增《园本课程(食育、混龄教育)实施管理办法》,形成《幼儿园管理手册》,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
2. 优化管理流程 | 推行精细化管理和目标责任制,每周召开行政例会,重点研讨食育活动、混龄教育推进中的问题;每月进行工作总结与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地有声。 |
3. 创建园所文化 | 凝练园风、教风、学风,结合食育与二十四节气特色,打造节气主题文化墙;通过主题活动、表彰先进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温暖和谐、团结协作”的文化氛围。 |
4. 推进依法治园 | 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特别针对混龄活动幼儿交往安全、食育活动食品安全等内容开展专项法律培训,增强法律意识,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
(三)教育教学:聚焦幼儿发展,深化课程改革
主要目标 | 具体内容与措施 |
1. 落实一日活动 | 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在户外活动中优化活动分组方式,兼顾不同年龄段幼儿需求;保证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 2 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 1 小时,融入混龄体育游戏。 |
2. 深化游戏教学 | 创设丰富、多元、开放的区域游戏环境,针对混龄活动中投放层次性、挑战性玩教具;倡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支持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学习,在混龄游戏中促进社交能力发展。 |
3. 构建园本课程 | 在基础课程之上,结合本园实际和地域特色,重点开发两大特色园本课程模块:(1)二十四节气食育课程:按节气制定食育活动计划,如立春制作春饼、清明做青团、冬至包饺子等,引导幼儿了解节气习俗与食材特性,学习简单烹饪技能,培养良好饮食习惯;联合食堂推出节气特色餐点,邀请家长参与节气食育亲子活动。(2)混龄活动:按大中小年龄段合理搭配混龄班级,设计混龄专属活动,如“大带小”绘本共读、混龄食育活动、跨龄科学探究等,培养幼儿责任意识、合作能力与领导力,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互补学习与共同发展。 |
4. 关注个体差异 | 通过日常观察记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在混龄班级中重点跟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互动情况与发展变化;实施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针对食育活动中不同饮食偏好、动手能力的幼儿提供个性化支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
(四)队伍建设:赋能教师成长,打造优秀团队
主要目标 | 具体内容与措施 |
1. 加强师德师风 | 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打造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的教师队伍,特别强调在混龄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在食育活动中保障幼儿安全的师德要求。 |
2. 分层分类培训 | 新教师: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重点指导混龄活动、食育活动组织技巧;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承担公开课机会;全体教师:定期开展园本教研,围绕食育课程设计、混龄幼儿互动引导等内容开展技能培训与比武。 |
3. 深化教研活动 | 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如何设计趣味节气食育活动”“混龄班级中幼儿冲突解决策略”“区域材料在混龄活动中的有效投放”等实际问题开展专题教研;鼓励教师撰写食育活动案例、混龄教育随笔,定期开展教研成果分享会。 |
4. 健全评价机制 |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同事、家长共同参与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将食育课程实施效果、混龄活动管理质量纳入教师评价指标;激励教师专业成长,对在特色园本课程开发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
(五)后勤保障:强化安全卫生,创建平安校园
主要目标 | 具体内容与措施 |
1. 严守安全底线 | 落实安全责任制,每月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检查食育活动场地(厨房、活动室)的卫生安全、混龄活动设施的适用性;定期开展消防、防震、防暴等安全演练,在活动中调整演练形式,确保低龄幼儿理解并参与;严格门禁管理和幼儿接送制度。 |
2. 细化卫生保健 | 严格执行晨午检、消毒隔离制度,在混龄活动中加强传染病防控,避免交叉感染;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结合食育课程需求,科学制定带量食谱,每周公示,保证幼儿营养均衡,特别关注节气食材的安全采购与处理;对食育活动中幼儿的饮食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记录。 |
3. 规范财务资产 |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合理使用经费,优先保障食育课程食材采购、班级玩教具添置等特色工作资金需求;做好玩教具、设备设施(尤其是活动专用器材、食育工具)的登记、维护与更新工作,提高使用效益。 |
4. 优化园区环境 | 持续美化、绿化、儿童化园所环境,打造食育主题区(如种植角、节气食材展示墙)、混龄活动区(如大空间游戏场地、跨龄互动设施),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舒适、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
(六)家园共育:携手合作共赢,凝聚教育合力
主要目标 | 具体内容与措施 |
1. 创新沟通渠道 | 用好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向家长传递园所动态、育儿知识,重点推送食育课程进展(如幼儿节气美食制作照片)、班级幼儿成长故事;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观摩食育活动、混龄游戏。 |
2. 成立家委会 |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桥梁作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膳食管理(尤其是节气食育食材筛选)、活动策划(如亲子运动会)、安全监督等工作;收集家长对食育课程、混龄活动的意见与建议。 |
3. 提供育儿支持 | 开设家长学校、举办育儿讲座,围绕 “家庭节气食育实践”“各个年龄段的发展目标”等主题开展培训;推送优质家教文章,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掌握正确育儿方法,配合幼儿园开展食育与混龄教育延伸活动。 |
4. 鼓励家长参与 | 邀请有特长的家长走进课堂(家长助教),如擅长烹饪的家长带领幼儿开展食育活动、有育儿经验的家长分享交往技巧;组织亲子运动会(亲子项目)、亲子节气食育活动(如中秋做月饼)等,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家园互动。 |
(七)领航共建:拓展外部资源,实现协同发展
主要目标 | 具体内容与措施 |
1. 结对帮扶共建 | 与一所优质示范园建立结对关系,重点学习对方在食育课程开发、混龄活动实践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请进来(邀请专家入园指导)、走出去(教师外出学习)”的方式,提升本园办园水平,尤其是特色课程实施能力。 |
2. 融入社区网络 |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组织幼儿走进社区(如在节气期间参与社区民俗活动、混龄小组慰问老人),同时将社区资源(如社区医生讲解食品安全、社区志愿者参与活动指导)请进园所,丰富食育与教活动育内容。 |
3. 加强对外宣传 | 通过公众号等媒介,重点宣传幼儿园食育课程特色(如节气活动纪实)、混龄活动成果(如幼儿成长案例),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优质生源。 |
(八)幼儿发展:促进全面成长,奠基幸福人生
发展维度 | 预期达成目标 |
健康与 动作 | 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混龄活动中能主动与不同年龄段同伴相处);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通过食育活动形成健康饮食观念);动作协调灵活,身体素质达标(在混龄体育活动中提升运动能力)。 |
语言与 沟通 | 愿意倾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乐于表达,能清楚地进行讲述和交流(在混龄互动中敢于表达想法);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参与“大带小”绘本共读活动,提升阅读兴趣)。 |
社会与 情感 | 乐意与人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在混龄游戏、食育活动中学会互助合作);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在混龄活动中遵守集体规则,承担“小帮手”任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在节气食育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与家乡特色)。 |
科学与 认知 | 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在食育活动中探索食材变化,在混龄科学活动中共同探究问题);能初步运用感官和工具进行探索和发现(在节气观察、混龄实验中提升探究能力)。 |
艺术与 创造 |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节气主题艺术创作、混龄手工活动中发挥创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结合食育食材、混龄合作完成艺术作品)。 |
三、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成立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食育课程开发小组、混龄教育实施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进特色工作。
2.制度保障: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新增《食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混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加强过程性监督与指导,定期检查特色课程实施情况。
3.经费保障:合理规划预算,确保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如教师食育与混龄教育专项培训、课程开发(食材、教材)、设备添置(混龄玩教具、食育工具)等,保障特色园本课程顺利推进。
本计划将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讨论通过后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确保我园新学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尤其推动食育与混龄教育特色落地见效,助力幼儿园发展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