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斤冬桃借网络东风销售一空
今年是舞钢市矿建街道张我庄村种植户柴彦军种植冬桃的第六个年头,前段时间,当别的种植户因遭遇疫情而滞销时,他种植的15亩冬桃早已售罄。
10月中旬,柴彦军种植的冬桃迎来了大丰收,冬桃陆陆续续开始上市。他通过直播平台和多个居民小区微信群开始线上宣传,线下送货,并邀请附近的村民来尝鲜,打开了今年销售的局面。短短20天时间,柴彦军6万多斤冬桃不出舞钢就销售一空。
同样种植冬桃,别的农户却没有柴彦军这么幸运,而幸运的背后却是六年探索经验的艰辛。
今年51岁的柴彦军,原本是张我庄村一名乡村医生。2017年,他在庙街乡干沟村租赁土地23亩,其中15亩用来试种冬桃。两年后,冬桃开始结果了,由于技术原因,第一年挂果的冬桃个头小,产量低,坏果多,每亩地收入不到1千斤,亏损严重。他和山东淄博的果苗供应商取得联系,被告知河南和山东存在气候和土质差异,果子必定受影响。种了三年的果树就这样被毁掉吗?他不甘心!他报名参加了郑州一果树研究所为期15天的培训班。回来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来管理果园时,却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果树疯长,结果少,第二年产量仍不理想。于是,他遍访方圆十里八村有经验的果农,虚心和他们切磋,向他们请教。第三年,已经掌握了一套丰富种植经验的柴彦军满怀信心地憧憬着好收成,可由于挂果期间连续降雨导致果子裂口严重,收入大打折扣。已经连续三年收入亏损,妻子终于熬不下去了,要求改种别的作物。柴彦军坚持再等等,他坚信付出会有回报。今年是结果的第四年,久旱不雨,容易加重落果现象。他和妻子做好灌溉保湿的同时,还要对因干旱生长不良的果树及时补施挂果肥,对病果、劣果进行疏除,减轻果树负载量。夫妻俩对果树就像伺候婴儿一样精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的冬桃结果格外多,亩产3000多斤,个个圆润饱满,芳香四溢,甘甜多汁。小果4—5两重,大果重达8两,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青睐。
“质量是保证销量的前提,只要果子品相好,口感正,疫情也不会让收入打折扣”,几年的辛苦摸索,柴彦军终于尝到了冬桃种植的甜头,也走出一条特色种植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