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wgsgaj-00000-2025-00032 | 发布日期 | 2025-08-11 | 有效性 | |
主题分类 | 工作信息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12岁女孩被骗,民警上门了!
2025年8月10日上午8时许,舞钢市一名12岁女孩在其家长陪同下,来到公安局刑侦大队报警,据家长描述,孩子遭遇了网络诈骗,被骗14000余元。
接警后,反诈民警郝梦洋、胡玥明立即对案情进行了详细询问。经了解,该女孩因平时在快手平台发布视频,不慎暴露了自己的儿童身份,从而被诈骗分子锁定。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谎称该女孩涉嫌一起诈骗案,要求其配合“调查”,让女孩拿父亲手机核查一下银行账户,并且要瞒着家长,然后诱导女孩一步步进行转账,因为女孩平时知道父亲的银行支付密码,最终在骗子的诱导下转账14000余元,父母发现后立即带孩子到公安局报案。 接到报案后,刑侦大队进行了立案,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民警郝梦洋在安抚当事人情绪的同时,细致分析了受骗原因,指出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意识薄弱及家长日常沟通引导的重要性,并叮嘱家长今后需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其网络行为,提升家庭整体防骗能力。
案件发生后,舞钢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高度重视,迅速联合铁山派出所民警主动上门,前往受害人家中进行回访和深度反诈宣传。民警结合受害人的具体情况,为其及家属认真讲解了反诈知识,剖析了相关典型案例。此次宣传是基于对近年来高发诈骗类型的细致梳理,针对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的易受骗风险点进行了精准划分。在宣传过程中,民警不仅介绍了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常见诈骗手段,更着重强调了针对未成年人群体高发的、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游戏充值、追星打榜等实施的诈骗手法。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剖析真实鲜活的身边案例、传颂简洁易记的反诈口号等多种方式,民警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各类诈骗诱惑背后潜藏的风险,力求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受害人及其家属对民警的细致工作和上门宣传深表感谢,并表示通过此次事件深刻认识到防范诈骗的重要性,今后将切实提高警惕,加强自身防范,并积极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反诈知识,避免他们遭受类似损失。
下一步,舞钢市公安局将持续深化警民联动机制,积极践行“枫桥经验”,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努力将热心群众力量纳入反诈宣传阵营,不断壮大基层反诈力量。通过“一人受骗,警醒一片;宣传一人,影响一群”的辐射效应,织密全民反诈防护网,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舞钢警方同时提醒广大家长,务必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网络行为监管和隐私保护教育;呼吁全体市民时刻保持警惕,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原则,对涉及钱财的事项务必多方核实,谨防上当受骗。如遇可疑情况或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