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饭桌”“警网融合”激活基层治理新效能
10月29日,铁山乡冢李村的乡村大食堂里洋溢着别样的温暖与活力。一场温馨的“重阳饺子宴”正在这里举行。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场饺子宴不仅是一次尊老敬老的温情活动,更成了该村推行基层高效能治理、创新村民议事的“饭桌议事会”。
没有严肃的会场,没有固定的发言席。在开饭前,民警、网格员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话题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村里的日常事务。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就身边事、村里情畅所欲言。村干部和网格员认真倾听,不时记录,并对能当场解答的问题立即回应,对需要协调处理的事项明确告知解决路径和时限。
村民孙万良告诉记者,餐桌议事就是好,包村民警经常到餐桌上,有啥问题在餐桌上立马解决了。
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创新“饭桌议事+警网融合”助餐服务,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为若干网格,组织专职网格员下沉,让群众诉求有回音、有结果。今年以来首创的“饭桌议事+警网融合”,已化解7起宅基地及重点项目建设征地纠纷,实现“矛盾就地化解”。
如今,冢李村大食堂日均服务超80人次,75岁以上老人助餐100%覆盖,更从助餐点升级为“民生加油站”,推动铁山乡村级治理实现巨大转变:村两委调查村民满意度达98%;群众对各项活动从旁观到参与,人居整治、文化活动等成效显著;矛盾化解率、村务知晓率得到提升。
无独有偶,在庙街乡,一场场“网格议事”活动正伴随着初秋的晚风热烈进行。村干部、网格员和村民们围坐一圈,利用闲暇时间,共同商议着村里的大事小情,描画出一幅基层民主协商与高效治理的生动图景。
“议事会”与“网格化”的深度融合,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常态化、机制化。网格员成为移动的“信息哨”,议事会则成为汇聚民智、解决问题的“议事厅”,形成了“网格发现、议事协商、联动处置、反馈评价”的治理闭环。
在院岭街道兴钢社区,社区民警与网格员组成联合服务队,不仅将消防知识讲座和反诈课堂搬到居民身边,更是主动敲门入户,将关怀与服务精准送达老年群体家中,以“警格融合”的生动实践,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
从乡村到社区,我市探索的“饭桌议事”“网格议事”“警网融合”等模式,将治理重心下沉、服务关口前移。它们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融合为核心关键,以议事为方法载体,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让治理过程更具烟火气、更富人情味,最终凝聚成社区和谐的强大合力。(记者刘振方 陈晓文)
上一篇:我市多形式开展重阳节活动
下一篇:九九重阳节 暖心服务走进乡村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