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四着力 舞钢谱新篇】高效能治理|党建引领“小场景”迸发“大能量”
暮色四合,铁山街道冢李村孙寨乡村大食堂饭菜飘香。老人们围坐用餐,村“两委”干部穿行其间,手中的笔记本不时记录下老人们关于村务的朴素建议。这方饭桌,悄然成为民意汇聚、难题化解的“第一现场”。
铁山街道冢李村相关负责人说:“乡村大食堂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众、留守老人儿童‘一餐热饭’难题,更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美德、高效能治理方面发挥显著作用。‘饭桌话政策,饭后话发展’,乡村大食堂不仅是解决民生需求的‘小食堂’,更是涵养文明乡风、促进基层共治的‘大舞台’。”
孙寨大食堂自成立以来,在为村里老人提供助餐服务的同时,已演变为集助餐、民意收集、议事协商于一体的“民生综合体”。干部们在老人用餐间隙捕捉邻里纠纷苗头,力求“小事不出餐桌,大事不出村组”,让治理的温度在烟火气中传递。
铁山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围绕“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理念,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开辟新路径。
同一片夜空下,垭口街道朝阳社区的会议室灯火通明。每周五的“居民夜事会”准时召开,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代表共聚一堂,商讨社区民生大小事。
垭口街道朝阳社区相关负责人:“我们充分发挥社区的统筹引领作用,坚持‘小事就地办、大事共同办、难事协调办’,实行分类响应处置、全程跟踪管理,对能够立即解决的事项,在‘居民夜事会’上现场给予以解决答复;对社区无法解决的事项,建立‘问题清单’,协调解决,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垭口街道深入推行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共治机制,以解决群众“关键小事”为切入点,聚焦党性锤炼、为民服务、共建家园,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真正实现将居民的事“提”上议事会,“解”在议事会。
一餐热饭、一次夜谈,看似寻常的“小”场景,正因党建的引领而迸发治理“大”能量。铁山、垭口两个街道的实践印证,当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力量的主心骨,民生议事便有了坚实依托,群众关切自能落地有声——基层善治的密码,就藏在这党群同心的点滴日常之中。(记者吴小燕 蔡昀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