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飞”“长”“绽” 拓宽群众增收新路径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鸽、茶、菌特色产业,成为我市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肉鸽展翅,“飞”出致富新希望
3月13日,记者在枣林镇启源鸽业、翔跃鸽业家庭农场看到,一排排现代化鸽舍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投喂、清理鸽舍。
启源鸽子厂负责人李静说:“咱这是一个小型的鸽子厂,大概养了六七千对,快一年了,大概有十来万的收入,可以照顾一下父母照顾一下孩子,不用在外面漂泊了,感觉生活挺幸福的。”
为推动肉鸽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不少农户增收致富。
翔跃鸽业家庭农场负责人侯世伟说:“我从事养鸽工作已经16年了,现在存栏量两万多对,其中观赏鸽有3000多对,每年收入大概六七十万左右,这个鸽产品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感觉很有前景。计划在五年之内,规模达到10万对左右。”
截至目前,我市以天成鸽业为龙头,辐射带动八台、枣林、尚店、庙街、铁山5个乡镇街道集体联营发展鸽子产业。现有养鸽企业18家、合作社7家,现存栏13个肉鸽良种品系和30万对核心种群,全年繁育推广种鸽50万对,存栏种鸽50万对,年出栏乳鸽930万只,鸽蛋710万枚以上。
茶叶飘香,“长”出增收好前景
茶叶生长需要优质的土壤与气候条件。在庙街乡刘沟村茶叶种植基地、人头山村千宝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白茶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茶树漫山遍野,一垄垄嫩绿的茶芽闪烁着无限生机。
千宝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安晓军说:“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的茶叶销量年年攀升,目前种植面积突破万亩大关,年产成品干茶一万两千余斤。”
近年来,庙街乡坚持“一村一品”,以千宝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白茶种植基地为示范,成功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茶树3560亩,吸纳劳动力200余人,年用工2万余人次,大大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
务工村民何中林说:自从这建了茶叶基地以后,我们这附近上岁数的经常来这干活,有个稳定的收入,感觉很自在,也锻炼身体了也赚钱了。
目前,我市新增白茶种植面积150亩,辐射带动9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
菌菇绽放,“绽”开幸福新生活
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市的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走进八台镇彦张村刘学忠的羊肚菌养殖大棚,记者看到,一个个鲜嫩的羊肚菌从地下探出脑袋,长势十分喜人。
羊肚菌种植户刘学忠说:“我们这大棚种了28个,出菇情况还挺好的,产值的话差不多一个棚3-5万块钱,效益也很可观。供应商在这儿等着呢,菇采出来人家就拉走了。”
从种植到产品深加工,再到网上、全国销售,我市初步形成了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市各类种植经营主体共计200余家,年生产规模约3000万棒(袋),产值达2.6亿元。
鸽、茶、菌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让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未来,我市将持续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发展鸽、茶、菌等特色产业,力争种鸽存栏突破70万对,新增白茶种植面积300亩,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6000万棒(袋),让更多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受益。(记者夏晓丛 胡雪洋)
下一篇:发展绿色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