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创建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 让蓝天常驻“气质”更佳
空气质量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创建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为总抓手,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作为核心目标,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11月5日,走进石漫滩国家湿地公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满目葱茏。许多市民在此休闲锻炼,尽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畅快的呼吸体验,正是我们这座城市空气质量不断向好的生动体现,据环保部门检测,湿地公园的负氧离子含量可以达到3546个每立方厘米。
持续的生态绿化建设,为我市的高“气质”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3%以上,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据监测,全市负氧离子含量年均浓度达每立方厘米3100个,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2天,占全年比例的85%,空气清新度等级稳定在5级水平。这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也让我市去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这一国家级生态名片。
优美的“气质”,更需要精准、科学的努力。在湖滨大道,雾炮车、机扫车、洒水车等多机联合作业,有效抑尘降尘;在铁山大道飞宏商住楼项目工地,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正细致检查扬尘防治措施,确保围挡喷淋全面开启,裸露土地全部被防尘网严密覆盖。
市民谢素华说,我们现在的灰尘越来越少了,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环境越来越优美,人们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为了守护这片蓝天,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我市坚持“防”“治”并举,精准发力。在“防”的层面,市城市管理局强化对施工工地的全流程闭环监管,做实做细道路常态化保洁,依托气象数据,科学调度洒水、雾炮等作业频次,从源头扼住扬尘的“咽喉”。在“治”的层面,则保持高压态势,对扬尘违法行为“零容忍”,以严格的执法筑牢大气污染防治的坚固防线。
蓝天为幕布,映照奋斗足迹。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创建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为引领,聚焦“靶向治污、精准施策、科学治理、常态化管控”,持续织密环境“监测网”,筑牢源头“防尘墙”,打好治理“组合拳”,以微克必争的决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让“舞钢蓝”常驻常新,让城市的“气质”更加出众。(记者张琳涵 蔡昀贝)
